“封开人”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峒中岩遗址,罗沙岩遗址和更早些时间在黄岩洞出土的古人类人牙化石和头骨化石之统称。经过科学鉴定和测试,一致被确认为这是在我国岭南地区继马坝人头骨化石和柳江人化石发现之后又一重大发现。特别是封开河儿口渔涝河泮的峒中岩遗址中发现的两颗人牙化石(P3和 M2),经铀系法测定,其绝对年代为14.8土1.3万年,比马坝人头骨化石12.9万年提早近2万年。它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最早的人类化石。
另外,更为重要的早在封开罗沙岩洞穴遗址中的三个不同文化层中,发现了代表三个不同年代的文化,即7.9土1.5万年;4.8土0.5万年;2.24土 0.16万年,正好填补了我省距今2万年至10万年这一段史前文化的空白。而如此丰硕的化石集中在封开河儿口镇不到5平方公里的渔涝河河谷平原上。这有力地证明在10万年前,古人类早在封开地区就成了岭南地区名符其实的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不仅如此,封开地区正处在西江中游以及是潇贺古道的交汇处,现在已查明,潇贺古道是沟通岭南和中原地区的天然通道,早在史前时期,古人类就学会利用这个天然通道来进行迁徙,向四面辐射,所以现在南到中印半岛,北到长江边,都存在着与封开人相同或有密切渊源关系的史前文化。特别是沿着这条潇贺古道两侧地区,各种文化遗址和地点更为密集,这就是上述观点的有力证明。当然,文化发祥地不止封开一个,而整个岭南地区尤其是珠江流域内都有这样的文化发祥地存在,而封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个。因此意义更为重大。
还有,由于“封开人”及其文化的发现,给人一个明显的信号,预示着岭南地区很可能是人类学起源和向外辐射的中心地区之一,鼓舞着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努力去追寻、发掘,现在越来越多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这样一来,“封开人”及其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真正起到一马当先的作用,引宋了万马奔腾的大好形势。我们坚信,这个大好日子的到来已为期不远了。
(作者: 张镇洪,是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 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顾问)